由侦探阁提供的《重生之我是阿斗》的“第十三章 十几条对策”,希望你喜欢。
???????????????????。
下一页
刘厚也没有再坚持,在众人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想法。根据步骘的“在云梦泽及其附近河网打鱼”的提议,刘厚又提出了出海打鱼的建议。在战后,关公力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支海军出来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建设,这支海军已经有一定规模了。
这支海军只要稍加训练,就能出海执行追捕孙登、陆逊等东吴遗民的任务。刘厚的提议是,在这些海军舰船的船尾装上鱼网,这样它们就能摇身一变,由军舰变成了渔船了。而海军官兵则客串渔民,他们仍然要出海,但是他们出海的目的就变成了打鱼。
这个时候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,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捞到大量的渔获。刘厚将后世那种拖网船的概念说了出来,如果能在那些大型军舰的船尾装上那种大拖网,那该能抓到多少鱼呀!
只是这样一来就会耽误了追捕东吴遗民的进程。追捕敌国前朝皇帝,那是现任皇帝才感兴趣的事情。只要皇帝不介意,作为大臣当然也对此事没有什么意见,他们巴不得能省点事呢。
对于各位阁臣来说,那些已经逃往海外的东吴遗民本就无关重要。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,只要大陆上的战争结束,就意味着这个天下已经统一了。至于逃到海外的敌人,只是小打小闹而已,根本无关痛痒。
其实一直以来也只有刘厚一个人执着于追捕东吴遗民而已。其实刘厚也不相信,那些已经逃亡到海外做野人的东吴遗民能翻出什么浪来,他一直坚持追捕他们其实是另有目的。
他只是以此为借口,借机打造海军,发展航海事业,他想要建立海上霸权。至于大家误会他不肯放过东吴遗民,他根本不在意,也不解释。
追捕东吴遗民是个很合理的解释,而发展航海事业,称霸海洋对现在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,
太虚幻了,讲出来根本没人信,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跳出来阻止,劝皇帝不要虚耗国帑。
他是将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目的,掩盖在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底下,而且,这个理由让人无法反驳,无法反对。东吴遗民的身份相当于谋反的逆贼,有谁敢跳出来劝皇帝放弃追捕他们,就相当于谋反逆贼的同伙,谁能担得起这个罪名?
不过现在看来,不得不暂缓这个计划了,其实也不算暂缓,毕竟,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称霸海洋,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海洋非常凶险,要想征服海洋,不可能一撅而就,只能慢慢摸索,慢慢积累经验。
而出海打鱼,其实也是可以对海洋进行探索的,也是可以积累航海经验的。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,除了勘探、测绘人员之外,其他士兵闲着也是闲着,让他们去打鱼既可以增加他们的航海经验,也可以获得大量食物,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。
就这样,这件事被定了下来。发展海洋捕捞业是走向海洋的第一步,只要大汉踏出了这第一步,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海洋所蕴含的丰富资源,和可以给大家带来的极大好处,到那个时候,民间就会有人主动组织起来去探索海洋。
古人讲的威震四夷其实说的只是震慑在陆地上的周边国家,但是,刘厚并不满足于仅仅称霸大陆,他的目标是不但要称霸大陆,还要称霸海洋。而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,就由建立起一支海洋捕捞队开始吧!
这次会议直到深夜才结束,内阁大臣们制定了十几条措施出来。这些措施每一条都不能完全改变当前大汉缺粮的现状,每一条充其量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,但是十几条措施一起用,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却是惊人的。这十几条措施这里弄一点,那里挖一点,积少成多,很快就筹集到了大量的粮食,大汉的缺粮危机就这样被解除了。
这十几条措施中其中有两条起到的作用最大,第一条是马良的“借粮”策略,即由地方官出面,向当地的大户赊借他们闲置的粮食,这次是真的借而不是像诸侯混战时期那样,常常是以借为名,实则强抢。
这次借粮双方完全自愿,而且地方官还要和那些愿意借出粮食的大户签订合同,双方约定好明年秋收后足额归还粮食,同时还要付出少少的利息。
为了杜绝那些不良官吏上~下~其~手,打那些粮食和大户的主意,刘厚勒令全国各地的监察御史睁大眼睛,做好监督工作。
由于刘~氏~父~子在民间的口碑都非常好,简直是仁君的代名词,所以很多大户都信任官府,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,愿意将他们一些闲置的粮食拿出来借给官府。
其实出借粮食给官府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,一来他们可以赚到一些利息,虽然不多,但反正那些粮食囤积在谷仓放着也是放着,一不小心还会被虫蛀掉或者发生霉烂,还不如拿出来借给官府赚点利息。
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,粮食都是有一定保质期的,放得时间长了便成了陈粮,就会变得不好吃。解决的办法就是定期将陈粮卖出去,再购入新粮储存起来。
在这个一买一卖的过程中,是有着不小损耗的,毕竟陈粮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会低,而新粮买入的价格会高很多,两者的差价不小,所以那些地主在每年的陈、新粮轮换过程中,都会损失掉让他们肉痛的一大笔金钱。
如果将这些陈粮借给了官府,等来年收成上来,官府将新收成的粮食还给大户们,大户们就等于免费进行了一次陈、新粮的轮换,而且不但是免费,甚至还能赚到点利息,何乐而不为呢?
既然这个方法那么好,为什么以前他们不这么做呢?以前他们不愿意这样做,是担心官府的信誉问题,那些官老爷看到这么一大笔财富摆在面前,不动手脚才怪呢。
那个时候他们最担心借出去的粮食有去无回,但是现在不同了,新大汉的官场风气完全不同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的官府。现在的官员们都廉洁得可怕,很少见到有贪污受贿、欺压百姓等现象。
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监察御史衙门,这个监察御史的衙门和地方官的衙门完全不在一个地方,里面的监察御史老爷,也不受地方官老爷的管辖。
最快更新,无弹窗阅读请。